
我问你个问题,你见过一家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被一颗钬给卡住脖子的吗。真没开玩笑尊享配资,这事搁谁身上都够窒息的。现在就陷在这口气上,连喘都喘不顺。

我昨晚看到公告的时候有点愣,中国商务部一口气丢了四个出口管制文件,61号那个0.1%的成分门槛,低得有点离谱。美国那边是25%,中国直接拉到了千分之一。你只要用了中国的稀土材料,不管在哪加工、不管成品在哪卖,全都得走许可。这一下,全世界的高端制造都得停下来抠配方表。
阿斯麦的EUV光刻机,核心部件就吃稀土。钬、铒、铥、铕、镱,这几个名字平时看着冷冰冰的,结果全是激光系统和磁控模块里绕不开的材料。没有这些,就算它的光刻机壳子摆在那里,也是一堆零件。
我查了下,全球93%的稀土磁体产能都在中国。欧洲那点产能,根本不够它自己用。美国去年才刚扶持Critical Metals Corp,年产1.2吨,连阿斯麦一个季度都不够。这不是我说的,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。阿斯麦这会是真傻眼了,库存再多也撑不住多久。

它原本也不是没想过中国可能反击,但估计谁都没想到中国会把阈值定得这么精细。0.1%不是象征,是堵死了所有后门。你只要有一粒材料是从中国来的,全世界都得停下来报备尊享配资,哪怕那材料占比小到千分之一。
这事最扎心的是,阿斯麦几年前还跟着美国起劲封中国设备。荷兰当时也扛着压力,死活不给它EUV出口许可。它以为自己选对了边。结果现在倒好,没等美国人来救,它自己先卡死在供应链里。
我今天翻了一下阿斯麦2024年财报,EUV设备一年出货大概55台,一台平均要用稀土磁体几十公斤。这类磁体基本都产自中国。算下来,一年没个上百吨材料它根本运转不下去。
而且这不是你囤一点库存就能扛的。光刻机这玩意每次升级、每台维护、每个模块替换,都得用稀土。不是一锤子买卖,是持续供血。中国的政策还很讲究节奏,11月8日先控原料设备,12月1日再锁成分和技术。就像你眼睁睁看着倒计时在走,越往后越收紧。

更要命的是尊享配资,阿斯麦的客户全是急脾气。台积电2024年第三季度EUV相关产线已经占了高端芯片制造近70%的产能
英特尔内部有评估,如果EUV交付延迟半年,最少有两条线要重排生产。对它们来说,这不是少赚点钱的问题,是直接断了迭代节奏。芯片这种行业,谁晚三个月,可能就再也追不上了。
阿斯麦现在每天都在开会。荷兰肯定被它吵得不行,欧盟也被拉去背锅。它能干的就是游说,想要豁免。可问题是,这套规则根本没留豁免的口。中国用的是技术标准,不是行政命令。你去找美国谈也没用,这东西没有谁能拍板说给你开绿灯。

还有人觉得可以找别的国家搞替代。现实是,这种材料产业不是开个工厂就能干的。欧洲曾经试图恢复稀土产业,结果成本高得吓人,还环保压力巨大。到2024年,整个欧盟的稀土回收年产也才几百吨,还得分给汽车、风电、军工。别说阿斯麦,连大众和西门子都在抢。
这事其实很有意思,美国之前靠“外国直接产品规则”把中国芯片制造压得死死的。只要用到美国的技术,不管你在哪制造,都要受控。现在中国回了个“成分阈值+技术溯源”。道理一样,手法更精细。美国那边还可以打官司,中国这套你连打的余地都没有。
更现实的是,这场供应链的冲击不会只打在阿斯麦身上。稀土是全球风电、电动车、军事设备的核心材料。德国那边已经开始吵,汽车行业担心马达停产。法国赶紧拨了1亿欧元搞稀土回收项目。美国想增加自产,但短期根本不可能。

阿斯麦成了第一个爆掉的靶子。因为它的EUV设备最依赖稀土,而且几乎没有可替代来源。它曾经拿着光刻机对别人说“不”,现在轮到别人对它说“没有”。
我现在真好奇一件事,阿斯麦到底能撑几个月。库存清得有多快,客户的耐心有多短,荷兰能扛多久。这几样一旦叠在一起,麻烦不是一个公司的事,而是半导体这条链子整根的震。
你说,这下谁还能装作事不关己呢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